今日热讯:中原油田融合发展油气新能源助力降本增效

来源:中国石化报时间:2025-07-15 12:05:57


(相关资料图)

本报讯 日前,中原油田首座应用谷电蓄热技术中转站——文留采油厂文一中转站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运。该项目采用“余热+光伏+谷电蓄热”多能互补技术,为原油加热提供热源,替代原有的天然气加热系统。至此,通过技术攻关,中原油田已形成4条适用于中转站余热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,多元化能源协同高效供热体系更趋完善。

近年来,中原油田加快推进新能源与油气业务融合发展,深入实施“化石能源+绿色能源”双轮驱动发展战略,累计投产新能源开发项目13个,光伏装机规模100.9兆瓦,风电装机规模112兆瓦,余热光热供热能力20.62万吉焦/年,初步实现能源供给结构从单一向多元转变。今年以来,中原油田绿电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,降低生产电费约5000万元,余热综合利用项目节约天然气109万立方米。

充分依托资源禀赋、消纳潜力和建设条件,统筹布局风能、太阳能等新兴产业,明确“效益优先、集约开发、梯级利用、生态协同”的整体发展路径,助力油气主业降本增效。以“因地制宜,吃干榨净,光储结合,效益为先”为原则,与高校等研究机构联合研发,创新形成滤前取热、双泵耦合、光热利用、高效蓄热等一系列特色清洁供热技术,降低油气生产过程中自用气消耗,为油田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技术动能。深化光伏风电项目场景化应用,推进规模化效益化发展,先后建成可移动光伏、柔性组件光伏、槽型板屋顶光伏、水面光伏等多种模式新型光伏电站,实现集团公司首个上游企业光伏风电装机规模均超百兆瓦,整体绿电比例达36%。

与此同时,他们加快余热项目推广,开发“余热+”“光热+”等技术,覆盖井场、中转站、油库等场景,大力提升绿热供给能力。经历余热高效取热、“余热+”燃气替代、“光电热蓄”多元化能源协同供热三次技术迭代,先后有序实施东濮老区10个中转站、油库的新能源全替代。其中,基于中转站运行特性与能源需求,综合运用余热、光热、绿电制热、空气能、蓄热技术,实现能源高效转化与低碳排放,改造后中转站自用气替代率超90%。

(于银花 向美强 郭宏雷)      

标签: 中国财经信息网 24小时直播

责任编辑:FD31
上一篇:中国石化参加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热点图集

最近更新

信用中国

  • 信用信息
  •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
  • 网站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