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李贻晨 吴 昊
7月10日晨会后,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技术管理室技术员打开定制报表,按照晨会要求分析调参效果数据。以前收集汇总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要花费半小时时间,现在利用基于油田数据湖的报表定制工具生成报表,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此项工作,效率大幅提升。
近年来,胜利油田加快推进数据湖建设,深入挖掘油田数据要素价值,通过构建“湖仓一体”新型数据基座,实现全部采油厂的核心业务数据全域贯通,跨域业务协同效率提升30%,数据资源利用率从38%跃升至82%。
过去,胜利油田局厂两级分散存储体系已沿用数十年,17家采油厂独立存储油井、水井等生产数据,虽然支撑了各单位独立运行,但是却形成“数据孤岛”,导致跨域业务协同需反复整合多套系统数据,勘探开发全产业链效率提升遭遇瓶颈。
2021年以来,胜利油田启动数据湖建设工程,依托“原始—标准—应用”三层架构,将所有厂级应用系统数据源切换至油田数据湖应用层,推动传统分布式存储向数据集中共享转型。
“我们引入智能校验工具,在数据迁移前后实施30余轮完整性验证,确保每口油井的生产动态数据精准映射入数据湖。”胜利油田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数据管理专家、数据管理部负责人姚剑说。如今,油田189个应用系统可快捷调用全域数据资源,沉睡多年的历史数据被重新激活。
在数据湖建设过程中,胜利油田全力保证“数据迁移零差错、系统改造高可用、安全管控全闭环”,实现技术与管理双提升。面对分散存储体系下字段规则不一致、格式标准不统一等难题,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制定142项数据迁移标准,开发自动化校验平台,对17家采油厂数据库实施“一厂一策”迁移方案,完成400余张业务表、100余张附录表无损迁移,累计整合数据1.24太字节。他们对17家采油厂应用系统进行基于油田数据湖的应用适配改造,用3个星期的过渡期完成全部功能调优,关键业务处理效率提升15%。在数据集中化进程中,他们部署安全审计、安全防护等安全工具,构建了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,同时加强人工日常巡检和隐患排查,保障数据湖安全运行。
数据湖的建成,驱动胜利油田管理效能发生质变,数据价值被充分释放,业务办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推动数据资源集约化,厂级服务器数量锐减60%,本地存储压缩75%,年节约运维成本400万元;打造土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,“一张图”整合6万宗权属数据;推动结算流程线上化,打通市场平台、清单计价、财务结算系统之间数据的联动共享,业务效率提升30%,结算周期缩短50%。
目前,胜利油田已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四级(量化级)认证,成为国内油气勘探与生产领域首家获得该级别认证的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