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本报讯 记者刘 强报道:今年以来,青岛炼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、以效益为中心,立足企业实际,优化产品结构、强化产销衔接、加快转型升级,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质效。上半年,成品油实现全产全销,炼油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.5%,效益居炼化企业前列,高质量实现“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”目标。
树牢安全第一理念,筑牢发展根基。坚持以HSE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为抓手,创新构建“监管小偏差、促进大优化,管控小波动、实现大平稳,剖析小异常、消除大隐患”的“三小管理”模式,开发应用智能报警监视系统,实现装置异常预发现、预报警。强化装置关键指标监控和技术分析,开展全员、全天候、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。
系统优化深度挖潜,紧贴市场拓市扩销。统筹全局算总账、算大账,紧盯市场变化勤算账、算细账,充分发挥生产装置大型化、集约化优势,强化上下游高效协同,灵活优化生产经营策略、加工方案等,全力增产增销高附加值产品。用好产销研用一体化机制,紧盯区域市场需求,靶向开展技术攻关,不断优化工艺参数、加快产品迭代,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、食品包装等行业大客户认可度。
强化精益管理,持续降本增效。坚持降成本就是增效益,深化内部挖潜和精益管理,细化提质增效方案,以“金点子”“攻坚创效”等群众性活动为载体,抓实全员、全区域、全要素挖潜增效。抓实费用管控,单位完全费用、吨油利润、人均利润等关键指标在炼化企业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。
加快转型升级,探路绿色发展。积极响应市场需求,建设有机原料延伸利用等化工项目,开展可降解塑料领域差异化攻关,推进产品向无塑化剂方向转型,不断拓宽产品链、做强产业链。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、绿色能源供给能力,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。海河路加氢站通过权威机构评价获得“碳中和”证书,成为我国首座“碳中和”加氢站,建成国内首个工厂化全海水环境的漂浮式光伏电站。